close


莫札特降b大調木管小夜曲"大組曲"k361
柏林愛樂木管合奏團
EMI 唱片2006年發行

"那紙上的音符開始時是很平凡無奇的,甚至有點簡單可笑,低音管,低音號排列著,就像是生鏽的盒子一樣...
突然間,出現了一個高音,單一的雙簧管,一個音符不變的漂浮著,直到被黑管所取代..變成了如此美妙的音符....
這是我前所未聞的音樂,充滿了如此的情感,無法滿足的欲求,我似乎聽到了上帝的聲音......"

===取自電影"阿瑪迪斯"中薩里耶律的台詞===

曲目編制:
雙簧管x2
單簧管x2
巴松管x2
法國號x4
巴賽管x2
低音大提琴x1

這是莫札特離開薩爾茲堡跟他父親到維也納之後的作品,為了要得到約瑟夫皇帝的青睞,莫札特在這段時間作了許多內容豐富大膽的曲目,這首k361大組曲小夜曲,不同於一般管樂合奏團的八人編制,而是大膽的用了13位樂手.在曲子中,每個聲部都有他們獨奏表現的段落,交叉進行,一開始是主角,接下來又變成合聲的配角,一會兒獨奏, 一會兒齊奏..大量運用對位跟變奏形式,每個聲部的旋律彼此不斷交織,消長,互補.構成了這七段組曲,在唱片中聽不出來這些精采的安排,一看現場才知道,相當精采.

話說今天上半場是NSO的莫札特35號交響曲跟法國號協奏曲,結果兩位OBOE跟豎笛首席就跑到觀眾席上面聽演出(豎笛首席還穿唐裝出現= =),剛好坐在我右前方兩排的距離.法國號首席擔綱的協奏曲不知道是不是有點小出錯還是怎樣(我聽不太出來),看他謝幕時一副沮喪的樣子(還是他原本就那個長相的關係?),垂頭喪氣的進去,出來又進去,不過那個可愛的模樣反而逗得觀眾很開心的樣子XD

我們的NSO印象中演奏古典樂派的東西表現一向不錯,今天的交響曲演奏得很精采,但是法國號協奏曲...感覺樂團聲音太大了,有時候跟法國號獨奏的聲音合不起來..還是我坐的位置關係?

維也納愛樂當中使用的法國號跟oboe都是維也納式,就是說,跟其他國家的樂團使用的樂器構造有點不一樣,是屬於比較像古樂器,沒經過改良的品種,我在音樂會前先去聽了一下導聆解說,確定法國號真的長不太一樣,oboe看不太出來,只覺得比較細一點(?)這兩款維也納式的樂器聲音都比較溫,不像後來的樂器的聲音銳利,穿透力強,因此法國號協奏曲時後面的樂團如果聲音太大,法國號獨奏時就有可能聲音會被完全蓋過去.....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豎笛首席表演得真的十分精采,他跟OBOE首席兩位,應該算是整團的靈魂人物吧,前天沒有特別注意到,但是今天特別明顯,只要有他倆獨奏,對唱的段落,整個氣氛都活了起來.一排人站在台上謝幕時,就算不開口不說話,那種"我就是音樂"的傲氣,只有維也納愛樂出身的音樂家身上才找得到.


一場好音樂,星期三的票房雖然不好,但幸好今天的場面夠盛大,只不過在場的大人們啊,你們也太丟臉了吧,我最想聽到的大組曲慢板第一個oboe高音,居然被一堆咳嗽,東西掉到地上的雜音干擾到完全聽不清楚.整個下半場不光是樂章間咳嗽,連樂曲中間也咳個不停,我平常還算可以忍耐這些聲音,但是今天未免也太嚴重了.反倒是四樓一堆在開演前跟中場休息時不停吵鬧的小孩子,整場音樂會都很安靜的聽完,也沒有人鼓錯掌...........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NNY 的頭像
    SUNNY

    Cantabile 如歌的行板

   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