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去看這場的原因是16年前對他們演奏的記憶到現在居然還存在,雖然演奏的細節已經忘記,但心中還有留下滿足的印象,很高興16年後發現他們比16年前絲毫不為遜色,我很確定對他們美好的印象還可以留16年下去...


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-貝多芬之夜(其實應該叫做馬勒之夜才對吧..)
指揮:楊頌斯Mariss Jansons
日期:95年11月21日
地點:國家音樂廳
曲目:1.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
         2.馬勒第一號交響曲-巨人

我的媽呀,真的是太太太讚的表演了,以後看不到了怎麼辦啊~~~~~~
這個團,會被選作歐陸第二不是沒原因的.
每個聲部都好穩定又好專注啊.聽的時候不會感覺有哪個樂器表現特別好或不好,
但加在一起卻可以做出最圓滿的樂聲,一起沉寂,一起奔馳,演奏自己的角色,配合其他人的呼吸,這才是"交響樂"啊~~



而大師楊頌斯,我非常佩服他對於樂團的掌控力,看得出來他跟樂團沒有任何溝通上的障礙,樂團完全能把他想要的聲音表現出來,這或許跟他來台之前已經與樂團演出這套曲目無數次的關係,來台灣就算有時差問題,還是能有夠水準的表現.而指揮對於樂曲張力的佈局推陳,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,我每首曲子聽到結末都情不自禁的搖頭嘆息手腳發抖瞳孔放大XDD.
楊頌斯大師的手勢簡潔有力,樂句分得乾脆爽快,光視覺上看起來就非常舒服.他臉上一直掛著笑容,一副很享受音樂的樣子..總之,看他指揮是件快樂的事情,好像古典樂也變得有親和力起來了...

雖然只有兩首曲目,但是聽得心滿滿的,很感動...真的是太值回票價了!

廣場人很少,我這輩子沒看過這樣希落的戶外轉播,雖然沒下雨,我想是因為宣傳不夠吧....不過場內觀眾都是很熱情的,而台上應該都感受得到.畢竟音樂會最重要的時刻還是在音樂廳內,而不是在戶外轉播的成績上(希望團員跟指揮也能這樣思考).

台灣這幾年來,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了,這次的轉播或許可以反思一下,
這個團上次16年前來的時候,戶外是有上萬人的,還記得他們有銅管隊出來安可.消息傳回荷蘭還算蠻轟動的.這一次不曉得他們會怎樣看待同樣的場地不同的景象?不過我希望他們不會掛在心上,明天好好休息一天,後天把最好的演出給場內觀眾,就像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一樣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